在2013年的时候,欧莱雅耗巨资收购美即面膜,本来是想要通过收购美即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然而后来美即的发展却不容乐观。事实上,对美即的这一收购行为从来就没有被业界看好过,此后美即的销量也是节节败退,在2016年的时候美即的回款下滑了六成,市场份额也不足其巅峰时期的一成,曾经的“中国面膜第一品牌”如今鲜见其身影。
中国化妆品品牌被收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纵观那些被收购的品牌之后的发展,却无一例外没有达到借助大集团的力量求得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大部分被收购的品牌现状都不容乐观,表现平平,比如大宝、丸美、小护士等,有些品牌甚至几近消失,就连曾经的面膜大亨美即面膜也难逃这一个厄运。
2015年和2016年线上面膜品牌关注度对比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美即面膜的关注度为3.8%,到2016年的时候就下降到了2.1%,且2016年上半年美即面膜就亏损15亿,目前境遇堪忧。
从面膜大王到无人问津,美即面膜这一遭遇令人唏嘘。那么,美即面膜沦落至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面膜生产门槛低,竞争加大
面膜的生产环节门槛低,生产工艺也不复杂,所以,面膜是很容易复制的,也正因为如此,在2010年之后,很多面膜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资料显示,在2012年-2013年期间,我国的面膜品牌就增加了400%,这些面膜品牌的出现给美即面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美即被一叶子、膜法世家、御泥坊美迪惠尔、韩后等面膜品牌抢尽风头,加上现在各种韩流化妆品的强势入侵,导致美即深陷生存困境之中。
2006年~2015年面膜行业企业总数情况
2、美即面膜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当面膜品牌越来越多的时候,想要在众多的面膜品牌中杀出重围是需要从自身产品方面进行改善的,特别是要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然而,这一点美即面膜并没有做好。在被欧莱雅收购之后,美即面膜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一切,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差异化方面都没有显著提升,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很难在面膜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
3、营销成效不明显
欧莱雅花费巨资收购美即之后,也有一段时间不遗余力地在包装美即的,不断地在调整战略,想让美即面膜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包括更换美即logo、提出“面膜哲学”,提倡敷面膜的体验价值、积极推出新产品等等,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之后,美即面膜的销量却依然不见起色,之后欧莱雅方面也表示,过渡期的美即经营尤其困难。在2016年的时候,美即也开始转变方式,尝试网红营销的方式,邀请过papi酱客串过广告,但是尽管如此成效依然不明显,毕竟比起一叶子的软广告、以及各种线上活动来看,美即差的不是一点点。
4、渠道价格混乱,想要塑造高端形象却不断打折促销
在美即被欧莱雅收购之后,美即也曾经在线上风光过一段时间,连续4年蝉联双十一销售桂冠。但是,相对于线上的火爆,线下却困难重重。因为上线的价格相对低廉,线下渠道销量不好,于是,专营店就开始打价格战,通过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打折促销活动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消费者购买,提升产品的销量,但是时间一长对产品品牌塑造是具有负面影响的。因为人们会慢慢开始怀疑美即面膜的功效,进而降低对美即面膜的信任度,觉得美即面膜降价促销是因为质量不行了。这一个情况在美即面膜进驻名创优品之后尤为明显,进驻名创优品可以说是美即打得最烂的牌,严重影响了美即面膜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影响力。
5、缺乏独特的品牌特性、产品定位不够清晰
美即被收购之后其产品的定位不止都不清晰,美即没有能够包装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概念,比如一叶子的植物酵素概念、韩后的补水概念、美迪惠尔的美容针概念等。消费者对于面膜的诉求已经从产品到情感共鸣,再过度到了面膜的细分价值诉求,美即却没有顺应消费者的这一诉求打造出独属自己的品牌特性。没有独特的品牌特性,其品牌效力也会逐渐降低。
虽然背靠欧兰雅这一棵大树,但是美即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美即面膜的命运也证实了一句话:背靠大树不一定好乘凉
中国现代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曾经觉得十分不错的品牌,现在有很多已经消失在大家的面前。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优秀企业逐步的发展起来,取代那些已经淘汰的企业,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事情,企业的发展就是如此,符合老百姓的产品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最近人们都在议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很久以前,在中国轰动一时的大品牌,美即面膜现在已经完全的消失下去,最近统计来看美即面膜已经没有多少市场占有率,甚至连一些二三线的品牌都不如。很多人心里有个疑问,为何美即面膜会从中国面膜第一品牌,变成现在这样一副样子呢。
其实美即面膜的消沉跟他们的经营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美即面膜在当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有着巨大的经营优势,无论在宣传方面,还是在产品销售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所以美即面膜在整个经营方面一下子走出一个自己的道路,所以美即面膜当时一直处于先进的位置。
其次美即面膜在产品的质量方面一直有很好的保证,更新换代方面也比较快。当时的美即面膜大家应该都有很好的记忆,我们每天使用美即面膜都觉得十分的舒服,都觉得十分的惬意,美即面膜才会有市场,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是当时美即面膜的一个优势,也是美即面膜成为第一品牌的资本。
可以最近几年情况发生变化,因为美即面膜的产品变化不在有那么大,质量方面越来越平庸,甚至价格方面也很不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即面膜逐渐的失去自己的品牌口碑,被其他面膜所代替,这就是美即面膜越来越下坡路的原因,一个产品失去质量,失去服务,那么就会失去老百姓的喜爱。
美即面膜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低价串货的情况,但销售业绩的大幅度下滑还是出现在欧莱雅收购以后,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也是中国日化品市场的一种常态,很多国内品牌被国际企业收购以后都是这样的结局,或许是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存在差异,导致被收购以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以大宝、百雀羚以及六必治等国内品牌被外资收购的走势作为参考,不难发现结局是大同小异的,要么推出市场,要么勉强维持,但都无法达到收购前的高度。
从采访内容来看,美即面膜在被收购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现象,低价串货、高端产品的市场反馈不佳,都给代理商带来了诸多的损失,关键是没有任何官方介入的迹象,导致了终端销售商的大量流失,代理商也因此而大幅缩减了拿货数量,这些都是其走向没落的必然因素;欧莱雅收购以后,品牌升级没有迎合市场趋势,市场地位缺乏明确方向,也成为了销售量下滑的客观因素,从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来看,美即面膜走向衰落并不意外,尤其是终端销售商的流失而导致代理商的利益受损,是其逐渐没落的导火索。
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美即面膜能够取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客户体验店的销售模式,其拿货价和销售价是持平的,这对客户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虽然也给代理商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是从市场培育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是在后期出现低价串货的现象以后,即使客户体验店也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逐渐有大的代理商退出,而在欧莱雅完成收购以后,很多尚未退出的代理商因为看不到市场前景,因此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失。
无论美即面膜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没落,都只能说明其在收购前后的对接缺乏稳定性,而新东家进入以后,无论是产品升级还是市场定位,都没有及时出台应对措施,从而导致大量代理商的遗憾出走,这也为今天的销售不利埋下了伏笔,所以说日化品一旦涉及资本层面的运作,其市场发展就会出现动荡,这也是其出现如今结局的客观原因。
美即面膜为何会从“中国面膜第一品牌”沦落到卖不动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原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膜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新品牌,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美即面膜在这种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和口味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对于面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保湿和美白方面,而现在,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安全性、功效持久性以及使用体验等方面。美即面膜可能没有跟上这些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导致产品无法再吸引消费者购买。
美即面膜在营销策略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品牌推广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媒体渠道。但是,美即面膜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小,很少有引人注目的活动或合作。这样一来,美即面膜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突出自己,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产品质量和口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尽管美容师建议使用森林哲学精华面膜效果最好,并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但美即面膜自身的产品是否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尚不得而知。如果消费者对于美即面膜的产品质量存在疑问或者口碑不佳,那么他们就很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的面膜。
美即面膜从“中国面膜第一品牌”沦落到卖不动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营销策略问题以及产品质量和口碑等多个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重新赢得市场份额并恢复品牌形象,美即面膜需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