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企业了解产品在市场中运营状况的有效手段。错误的案例分析方法会导致误导性的信息,并可能引发偏差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下是对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的资料,供您参考。
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一:
水果营行:烧钱催不熟生鲜电商
水果营行自2014年10月开设第一家门店,一年多后,在20余个一、二线城市开设了300多家实体店。然而,这个迅速膨胀的水果王国在2015年12月轰然倒塌。水果营行的CEO易德更被警方带走。水果营行的破灭是否预示着生鲜电商走向衰败?或许,结论恰恰相反。
逆向O2O:理念正确下的坏水果
水果营行的失败原因被归结于其融资模式——“合伙人众筹”和“会员预付卡”。尤其是前者,根据水果营行的一份单店投资协议样本,直营店投资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这种模式看似诱人,但实际上存在问题。水果营行提出的专注线下服务,将人才配置和质量管控放在第一位,然后再进军线上的路数,是当下许多依赖网购模式而缺少实体店推进的生鲜电商所缺失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仅仅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切合到地面经营理念之上。
远离社区的专卖店不叫小业态
水果营行曾宣称要赶上了小业态商业崛起的时代大势。然而,其门店选址多在黄金地段,租金较高,这与小业态模式不符。水果营行的线下门店并没有与周边商超中的水果柜台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生鲜电商先从爆款玩起
水果营行并未提供关于其水果优势的具体信息。事实上,水果营行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电子商务平台。生鲜电商应通过线下体验店辐射力度不足的大背景,成功崛起的生鲜电商平台往往都以爆款为强化消费者体验的突破口。
烧钱扩大规模不一定能增强黏性
水果营行在一年内扩展出300家实体店,覆盖20余个城市,计划在未来3年开设1万家实体店。如此强度的店面扩张,必然带来人员储备、运营模式上的不适应。生鲜电商或O2O门店若要成功,应采取轻姿态来扁平化渠道,如与当地水果店合作,而非重新建店。
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二: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家乡处在鄱阳湖流域的一条支流旁,水系发达水产丰富。然而,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大多鱼类都绝迹了。原因在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们无节制的捕捞。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聪明的农资人却成为了最大的幕后凶手。
农药的误用
某个农资人发现农药对鱼虾剧毒,严禁残液倒入池塘河流。这个农药标签给农资人提供了商机。他们开始教普通人买药去河里毒鱼,逐渐人们都知道了这药的妙用,纷纷效仿。
河流的灾难
秋天是捕鱼的好时节,几乎每天都有年轻人来买这种农药毒鱼。然而,河流的环境越来越差。即使不卖这药,他们还是会去别家买。河里的鱼不会因为我不卖而能幸免于难。即使如此,我还是坚守我的底线。别人卖是别人的事,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产品创新营销经典案例分析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