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发展瓶颈

【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有哪些?】 农产品出村难,消费品进村同样难。重庆日报记者黄光红、向菊梅报道,云智速递穿梭在武陵山区,把秀山各地的农产品带出村。然而,把产品卖出去并非易事。乌杨村是一个离武隆城区有50公里左右的偏远山村,开车需要1个小时左右。2017年至今年5月,袁华结合当地种植红薯、养殖蚕桑的传统...

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有哪些?

农产品出村难,消费品进村同样难。重庆日报记者黄光红、向菊梅报道,云智速递穿梭在武陵山区,把秀山各地的农产品带出村。然而,把产品卖出去并非易事。乌杨村是一个离武隆城区有50公里左右的偏远山村,开车需要1个小时左右。2017年至今年5月,袁华结合当地种植红薯、养殖蚕桑的传统,大规模发展蚕桑、苕粉产业,同时也鼓励村民养殖藏鸡、种植黑花生等,扩大土特产经济规模。产品有了,但销售遇到了难题——村里没有快递点,要从城区物流中心发货,从乌杨村到城区有高速公路,但来回要缴过路费,产品包装也要产生费用。以藏鸡为例,村委会首先从农户那里购买,每只藏鸡3-4斤,单价150元,请人宰杀、包装成本10元左右。袁华再通过淘宝店、京东店等网络渠道销售,每只卖价180元,一次要邮寄3只鸡才不亏本。但是藏鸡的销售状况很不稳定,有时候一天只能卖出一只。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又必须发货,常常出现“卖一单、亏一单”的现象,只有拿村集体经济收入来补贴。
农产品出村难,消费品进村同样难。2018年8月,秀山县隘口镇岑龙村村民杨义明回乡创业,和朋友合伙在镇上开了一家快递代收点。两人从县城快递网点把村民网购的商品拿回镇上,而后由村民到快递服务点自取。每代收一个快递件,快递公司给快递服务点0.7元派送费。两人雄心勃勃,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很快,他们便体会了现实的残酷。快递服务点正式运行后,每天最多只能代收200个快递件,一个月下来,毛收入仅有4000元出头。除去车辆往返县城的油费和快递服务点的门面租金、水电等费用,快递服务点勉强盈亏平衡。不到一年时间,两人就坚持不下去了。
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从北京来秀山为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的车玉昕有切身体会。车玉昕曾任国企高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北京中关村涉足电子商务,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商的一批人。2013年春天,秀山组建了秀山云智科贸有限公司(下称云智科贸),聘请车玉昕做政府顾问及云智科贸技术总监,他回忆:“当时秀山县一家网店都没有,电商产业还是一片空白。”车玉昕着手实施“新农人培养计划”。他先在云智科贸办了一所云智学校,鼓励农民免费学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知识。他与从北京一起来的另外4名同事当起了老师,自己备课自己授课。培训班跟“流水席”一样,教师、教室不动,学员随到随学。七八个月下来,云智学校为云智科贸成功培养出40多名骨干,这些人成为培养电商“新农人”的主力“讲师”。如今,轮嫌孙云智学校已为秀山培养了约3.7万名“新农人”,大部分在当地实现了就业,他们成了秀山电商快速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农村物流成本高是另一个问题。重庆发展农村电商缺人才,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电商人才觉得农村地区生活不便,不愿意下乡进村。以柠香果业为例,该公司近期招聘电商人才时,其实有不少人通过电话等方式咨询,但当他们听说是在农村工作时,立刻就没有了兴趣。“不难看出,只有对农村、对农业有情怀的人,才愿意到农村来。”吴吕说,但这样的人很少。城里的人才不愿进农村,就只有依赖农村居民来弥补电商人才缺口。但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电商知识,却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此外,高校对农村电商人才输出不够,也是导致农村电商人才紧缺的一个因素。“比如,重庆一所高校的电商及相关专业,最近3年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比例只有50%左右。”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东西有限,和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不匹配,所以对口就业率就低。”
继续阅读: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