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内聚,低耦合”,安防的“前端智能化”

“感知”作为传感器的基本功能,使用主动或被动方式达成,但内容呈现涉及信息加工,因此并非“原原本本”。例如,摄像机传感器处理信息后传输显示,以节省成本,但信息丢失。软件定义摄像机在摄像机端进行图像处理和训练,提高性能,硬件和软件解耦,实现传统摄像机替换效果。

随着硬件和算力提升,2017年军方部门测试软件定义相机原型机,性能与成本高、体积大、功耗大的设备相当,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分辨率。AI时代,芯片技术发展使算力易于获取,AI算法成熟,智能优化图像,提取关键信息。在民用领域,安防和交通领域出现“前端智能化”概念。

前端智能化提升安防性能,降低成本。部署AI算法在摄像机端,提升图像质量,智能优化,降低上传数据量,减少处理延迟,支持更快事件预警。通过单个摄像机和整体系统优化,实现智能功能配置,降低硬件和计算需求,提高系统内聚性与扩展性。

以中小型商超为例,根据需要选择部署算法,如出入口的惯偷识别、客流统计、人脸考勤,收银台的排队统计算法,货架区的客流统计、热门货架统计等。部署后,信息通过手机APP和NVR查询,或传输到云端,支持商超运营决策。

前端智能化趋势明显,其增长由实际需求驱动。在安防中,实现基本违法检测功能,结合后端智能,提升实时性,实现传统解决方案难以实现的功能。前端智能化降低计算门槛,提升图像质量,一机多用,有效降低设备总拥有成本,对系统新建和升级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