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道则为官,君无道则避世?

这个其实来自孔子的 君子无道则隐,有道则出。
君子无道则隐,有道则出。意思是:如果天下政治清明就“出山”,靠自己的才华来辅佐明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天下昏暗,君王昏聩,就隐于世,碌碌于凡人一个。

出自:《论语·泰伯》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释义: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君有道则为官,君无道则避世。
意思是君子贤明就入朝为官,君子昏庸无道就归隐。
老庄思想涉及到“隐居”的思想,君有道则为官,君无道则避世。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许多人的心理内涵,得意与失意,进入社会与怀才隐居。
如果君主贤明,朝政清明,社会风气好,则就要入世做官去辅佐君主、大干一番事业,实现平生志向。
如果君主无道,朝政昏暗,社会道德沦丧,那读书人就该退而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思想保存下来留存后世。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古代帝王制国体,第二,指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帝王是体恤百姓优待百姓则称之为明君,德才圣贤能人则愿意做官辅助之,若帝王为无道昏君暴君,唯恐避之不及!
这是古代的君子处世之道。当君主贤明的时候,可以出来做些事为民谋福利。当君主昏庸的时候就隐世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