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收到“加州税号”邮件的卖家该怎么办
亿恩网昨天发了一篇文章《暴击!亚马逊要求卖家提供美国税号》,瞬间点击量上万,刷爆了朋友圈,邮件提到加州要税号,然鹅什么是“加州税号”?
先来看看聪明的卖家怎么说
卖家们都是一脸懵逼的,现在是都不知道这个“加州税号”是什么玩意儿,更不要说如何缴税,断不是说不想缴税,中 美 贸 易 战打到现在都还没有妥协,无非是分自己的一点利润进去,所以说卖家们都先不要慌。
有人说是只针对美国卖家并且在加州注册的账号征税,和中国卖家没有关系。
“Amazon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税务和收费管理局 (CDTFA) 的有效和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要求要求亚马逊在2017年披露以下关于你的业务的信息:
联系信息(姓名、地址和电子邮件)
美国纳税人识别号码
为了履行我们的法律义务,我们计划在2018年11月6日之前向CDTFA提供这些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在加州注册和纳税的卖家已经提供了他们的亚马逊业务的信息,作为他们的税务申报的一部分。由于每个卖方的业务和税务需要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鼓励您咨询税务顾问,以回答任何问题,您可能有。”
鉴于欧洲站点因为没有及时提供税号而被关闭账号的前车之鉴,这次亚马逊全球开店最大的站点发来这样的通知确实挑动了敏感神经。不过也有不少行业人士指出,美国各个州的权利很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统一行动,这也是至今联邦都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方案出来的原因。所以暂且大家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在邮件里有提到:”在许多情况下,在加州注册和报税的卖家已经提供有关其亚马逊业务的信息,作为其纳税的一部分。“邮件中也仅仅提到了加州注册的卖家,所以,中国卖家可以忽略不计。
结合卖家反馈小编总结出了都有谁收到了这封邮件:
个人卖家、企业卖家都有收到。
因为美国税务问题比较复杂,有联邦税局、州税局、地方税局,此次署名的是加州税局,我们姑且称它为加州税。
招商经理说中国卖家可以忽视这份邮件!
上图是卖家群疯传的截图
于是,小编就此情况咨询了亚马逊的官方经理,刘经理回答说,目前也在等法务的通知,并不确定消息的真假。
小编猜测,目前这条税务通知暂时应该不会针对中国卖家。
因为作为中国卖家,如果需要得到美国纳税人识别号码,那么只能通过注册一个美国公司去获得,而这个美国公司和我们的卖家账号主体是不符的。但是,虽然目前不会征税,不代表以后不会征税,在平台更加规范前,卖家还是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目前平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对外消息发布,因为平台也许正在与税局博弈,所以还是要等一等的。
亚马逊向美国州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税务机构披露卖家销售数据,是履行义务的举动,这并非第一次。
2018年1月份,销售税刚刚炒热初期,亚马逊迫于州政府的压力就曾公开发表将与马萨诸塞州共享卖家信息。
2018年2月亚马逊给卖家发了第二封邮件:
最近的一次就是这次的“加州税”,接下来小编再帮大家回顾一下美国32州通过在线销售税法
作为亚马逊最大站点的所在地,美国的电商税收红利期已经结束,各州可强制向在线卖家征税,而这种状态可以追溯到4个月前的一个Case。
2018年6月21日,美国最高法院就南达科他州诉Wayfair案件发表判决,允许各州政府强制向在本州没有实体店的网络零售商收取销售税。
根据南达科他州法律,如果销售商每年向该州的客户销售超过10万美元,或者销售商与南达科他州的客户进行了不少于200次的交易,销售商须缴纳销售税。
除了南达科他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阿拉巴马州、马萨诸塞州、北达科他州这8个州都有关于在线销售的税法,以前只是因为Quill而难以执行。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肯塔基州和佛蒙特州这6个州则模仿南达科他州制定了法规。
其中,夏威夷州、田纳西州和佛蒙特州等州在7月就开始征收在线销售税;密西西比州的相关法规于9月生效;阿拉巴马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北达科他州、华盛顿州和威斯康星州这10个州的在线销售税法规已经于10月1日生效;康涅狄格和爱荷华州的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生效。
Internet Retailer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通过法规要求征收在线销售税的州已达到32个。
从上图可以看出加州是征税的,税率不低,是7.25%。
结合荟网消息,以上的消费税仅适用于有亚马逊自营销售的产品(包括:VC账户),而在亚马逊上销售的第三方卖家产品(包括FBA发货的产品)除了在亚马逊总部所在的华盛顿州(与首府华盛顿是2个地方)和其他三个州外,仍然在绝大多数州是免税的。
根据亚马逊卖家政策,所有卖家应该自行根据各自所在地区的税务法令进行税务申报,所以亚马逊不会无缘无故因为税务申报问题查封卖家账户;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法律,任何公司在对第三方公开客户数据前,都需要对客户说明原因,并给明日期;
这封邮件是美国站点卖家都收到的邮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是内部尚且没有形成完全协调一致意见,是亚马逊履行被监管义务的一次群发邮件,卖家长远经营保持一定警惕性的同时不必过于担心。
先来看看聪明的卖家怎么说
卖家们都是一脸懵逼的,现在是都不知道这个“加州税号”是什么玩意儿,更不要说如何缴税,断不是说不想缴税,中 美 贸 易 战打到现在都还没有妥协,无非是分自己的一点利润进去,所以说卖家们都先不要慌。
有人说是只针对美国卖家并且在加州注册的账号征税,和中国卖家没有关系。
“Amazon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税务和收费管理局 (CDTFA) 的有效和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要求要求亚马逊在2017年披露以下关于你的业务的信息:
联系信息(姓名、地址和电子邮件)
美国纳税人识别号码
为了履行我们的法律义务,我们计划在2018年11月6日之前向CDTFA提供这些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在加州注册和纳税的卖家已经提供了他们的亚马逊业务的信息,作为他们的税务申报的一部分。由于每个卖方的业务和税务需要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鼓励您咨询税务顾问,以回答任何问题,您可能有。”
鉴于欧洲站点因为没有及时提供税号而被关闭账号的前车之鉴,这次亚马逊全球开店最大的站点发来这样的通知确实挑动了敏感神经。不过也有不少行业人士指出,美国各个州的权利很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统一行动,这也是至今联邦都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方案出来的原因。所以暂且大家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在邮件里有提到:”在许多情况下,在加州注册和报税的卖家已经提供有关其亚马逊业务的信息,作为其纳税的一部分。“邮件中也仅仅提到了加州注册的卖家,所以,中国卖家可以忽略不计。
结合卖家反馈小编总结出了都有谁收到了这封邮件:
个人卖家、企业卖家都有收到。
因为美国税务问题比较复杂,有联邦税局、州税局、地方税局,此次署名的是加州税局,我们姑且称它为加州税。
招商经理说中国卖家可以忽视这份邮件!
上图是卖家群疯传的截图
于是,小编就此情况咨询了亚马逊的官方经理,刘经理回答说,目前也在等法务的通知,并不确定消息的真假。
小编猜测,目前这条税务通知暂时应该不会针对中国卖家。
因为作为中国卖家,如果需要得到美国纳税人识别号码,那么只能通过注册一个美国公司去获得,而这个美国公司和我们的卖家账号主体是不符的。但是,虽然目前不会征税,不代表以后不会征税,在平台更加规范前,卖家还是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目前平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对外消息发布,因为平台也许正在与税局博弈,所以还是要等一等的。
亚马逊向美国州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税务机构披露卖家销售数据,是履行义务的举动,这并非第一次。
2018年1月份,销售税刚刚炒热初期,亚马逊迫于州政府的压力就曾公开发表将与马萨诸塞州共享卖家信息。
2018年2月亚马逊给卖家发了第二封邮件:
最近的一次就是这次的“加州税”,接下来小编再帮大家回顾一下美国32州通过在线销售税法
作为亚马逊最大站点的所在地,美国的电商税收红利期已经结束,各州可强制向在线卖家征税,而这种状态可以追溯到4个月前的一个Case。
2018年6月21日,美国最高法院就南达科他州诉Wayfair案件发表判决,允许各州政府强制向在本州没有实体店的网络零售商收取销售税。
根据南达科他州法律,如果销售商每年向该州的客户销售超过10万美元,或者销售商与南达科他州的客户进行了不少于200次的交易,销售商须缴纳销售税。
除了南达科他州,佐治亚州、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阿拉巴马州、马萨诸塞州、北达科他州这8个州都有关于在线销售的税法,以前只是因为Quill而难以执行。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肯塔基州和佛蒙特州这6个州则模仿南达科他州制定了法规。
其中,夏威夷州、田纳西州和佛蒙特州等州在7月就开始征收在线销售税;密西西比州的相关法规于9月生效;阿拉巴马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北达科他州、华盛顿州和威斯康星州这10个州的在线销售税法规已经于10月1日生效;康涅狄格和爱荷华州的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生效。
Internet Retailer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通过法规要求征收在线销售税的州已达到32个。
从上图可以看出加州是征税的,税率不低,是7.25%。
结合荟网消息,以上的消费税仅适用于有亚马逊自营销售的产品(包括:VC账户),而在亚马逊上销售的第三方卖家产品(包括FBA发货的产品)除了在亚马逊总部所在的华盛顿州(与首府华盛顿是2个地方)和其他三个州外,仍然在绝大多数州是免税的。
根据亚马逊卖家政策,所有卖家应该自行根据各自所在地区的税务法令进行税务申报,所以亚马逊不会无缘无故因为税务申报问题查封卖家账户;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法律,任何公司在对第三方公开客户数据前,都需要对客户说明原因,并给明日期;
这封邮件是美国站点卖家都收到的邮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是内部尚且没有形成完全协调一致意见,是亚马逊履行被监管义务的一次群发邮件,卖家长远经营保持一定警惕性的同时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