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王八、鳖三种是同属一种动物还各有千秋?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叫这...

关于“王八”这一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源自《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记载,认为“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蜀主王建。王建年轻时是个游手好闲、偷窃行当的混混,排行第八,与同乡人常以“贼王八”相称。另一种说法认为,“王八”源自“忘八”的谐音,暗指忘记“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德之人。然而,这些说法中的“王八”并非民间忌讳的“王八”,即乌龟。在民间文化中,“王八”指的就是乌龟,这一名称源自《史记·龟策传》中将“神龟”分为八种,第八种称为“王龟”,久而久之,后人将第八位的“王龟”简称为“王八”,成为乌龟的别名。

既然乌龟又俗称“王八”,那么在忌讳称呼“乌龟”的同时,人们也会忌讳提及“王八”。乌龟在古代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海龙王让乌龟担任宰相,不仅因其长寿,还因其与“贵”字发音接近,象征着“寿”与“贵”。在传统年画中,乌龟、仙鹤、梅花鹿组合称为“三寿图”,蝙蝠与乌龟组合象征“大富大贵”。在古时,新郎进门时向岳父赠送金龟,表示希望岳父长寿,称这样的新郎为“金龟婿”,可见乌龟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然而,自明朝以来,乌龟的名声逐渐下滑。据说,刘伯温在修建北京城时,让龙王第八子“赑屃”驮石碑,这在流传中被误传为“王八驮石碑”。赑屃的外形综合了玳瑁、鳖、龟的特点,因玳瑁少为人知,人们误将赑屃视为龟或鳖。此外,明朝道德标准中强调“忠孝节悌礼义廉耻”,文人常用曲笔讽刺“无耻”之人,称其为“忘八”,后误解为“王八”。这一词语的流传过程中,与驮石碑的“王八”混淆,使乌龟成为了“无耻”的代名词。

在古代,乌龟与妓院有着特殊的联系。因交通工具不发达,妓女需要被男工背至酒店,这些男工被称为“龟奴”。妓女晚年色衰无人问津,只能嫁与“龟奴”。老鸨与嫖客间的亲密关系,使得老鸨的丈夫被称作“乌龟”或“龟头”,隐含着对妻子不贞洁的指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称谓广泛应用于指称那些妻子红杏出墙的丈夫,以及明知妻子有染却无愤怒表现的人。

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乌龟和“王八”这一称呼在隐喻中产生了替代。人们根据龟和鳖头上绿色花纹的特点,将“乌龟”和“王八”称为“戴绿帽子的”,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定含义。